提起天祝,更多的是讓人想到蓬勃發展的日光溫室人參果、紅提葡萄、高原夏菜產業。提到人參果,不得不想到靳德海。天祝縣打破了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地域不能建設日光溫室的定論,把日光溫室生產的人參果、紅提葡萄、高原夏菜做成了全縣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究其原因,這是縣委、縣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順應天時、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遵循經濟規律,順應時代、遵循科學規律”的必然結果,也是農產品營銷企業辯證地看待優劣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下大力氣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從而走出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之路。
靳德海出生于農民家庭,也是一名黨員。2005年看到家鄉種植的人參果銷售難,也從中看到了一線商機,依然辭去了天祝賓館部門經理的位置,銷售起了人參果。人參果營養價值高,果肉爽甜多汁、清香味美、口味獨特、無籽、口感好,可食部分占95%以上,又來自高原凈土哈溪,純天然無污染,高營養低糖脂,是理想的綠色健康水果。但不宣傳不為人知啊!于是在縣城開起了第一家人參果專賣店,并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哈溪鎮及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銷售的人參果比其它地方每公斤高1元,將最大的利潤讓利于種植戶。為了提高人參果的知名度,他上蘭州,下武威市場推銷,甚至先贈送品嘗,逐步開拓市場銷售渠道。哈溪鎮日光溫室人參果生產大棚從266座增加到1700多座。果子多了一時銷售不了,他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隨之產生,經過跟村主任協商征得土地建起了果蔬保鮮庫,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購買了運輸車。2007年注冊成立了天祝高原魂果蔬產銷公司,先后被哈溪鎮評為特色農業先進工作者,被縣政府評為農產品銷售先進企業,推薦為武威市日光溫室營銷協會副會長,天祝縣綠色果蔬營銷協會會長。
在2008年又與七戶種植大戶籌建成立了天祝縣裕農果蔬購銷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本著“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幫農民之所需”的經營宗旨開展農產品收購、銷售、加工、運輸、貯藏、包裝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培訓和信息咨詢等服務,同時,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市場占有率,按照“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思路,注冊了“烏鞘嶺”商標,向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申報認證了人參果、葡萄為有機食品。
展望過去我還做的不夠要讓更多的農民富起來才是我們最大的心愿。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放眼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以“公司+協會+基地+農戶”運行模式,誠實守信,銳意創新,正朝著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和劉德華的合影
采摘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