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社的農戶人均增收比非社員要多出近2000元,社員年收入近5000元,你還會擔心合作社沒有吸引力嗎?”11月9日,在北京參加中國農民合作社理事長大會,來自甘肅省渭源縣五竹馬鈴薯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劉永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開口就夸起了自己合作社的優勢。
2009年以前,用劉永紅自己的話說,從事著馬鈴薯小商小販的小生意。“為了能把自家種的馬鈴薯銷售出去,為了能帶領鄉親們抱團闖市場,我決定成立專業合作社。”劉永紅說,2009年6月,在原有的五竹洋芋協會的基礎上,成立了馬鈴薯良種繁育合作社,主要以生產經營馬鈴薯種薯為主。經過3年多的發展,合作社目前已有20個分社,遍布全縣16個鄉鎮及周邊地區,吸收2000多戶農戶入社,固定資產達到1000多萬元。
劉永紅說,對于加入合作社的社員,他們以不高于市場價供應種薯,以不低于市場價收購他們的產品。收購價從2009年的每斤0.3元提高到近年的1元多。良好的回報極大地增加了對農民的吸引力。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合作社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社員開始將重心轉移到馬鈴薯種植上,而家庭收入的50%以上也都來自于馬鈴薯種植。
在經營管理中,合作社不定期請專家給社員進行技能培訓、科普講座,免費給社員發放農藥,對困難的農戶更是給予賒銷種薯、化肥、農藥等便利。合作社給社員統一提供種薯,統一進行田間管理,統一收購,統一貯藏,統一銷售,“五統一”經營管理所帶來的好處就是生產出來的種薯品質優、標準統一、產量高,減少社員銷售難題,確保他們穩定增收。用社員的話說,就是種得再多也不愁銷路。此外,合作社按照零利潤或微利的理念,每年從盈利的資金中拿出一大部分返還給社員,用于獎勵和擴大再生產。
逐漸步入正軌的合作社,不僅讓農戶的錢袋子鼓了起來,社員里還涌現出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在生產銷售中成為離農民最近的“貼心人”。“這一點是當初成立合作社時所沒有預料到的。”劉永紅說。
目前,合作社擁有千噸以上貯藏窖1座,氣調庫1座,社員家中有百噸以上貯藏窖20座,儲藏量可達1.5萬噸;建有高山自然隔離原種生產田1000畝,一級良種生產面積達1萬畝,可生產一級種薯1.4萬噸。“五竹牌”種薯主要銷往甘肅省內,此外還銷往寧夏、青海、新疆等地。
“合作社發展到現在,已處于一個瓶頸期,亟待突破。正面臨著發展資金不足、種薯品種單一、種植面積偏小、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面對龐大的種薯需求量,合作社的生產規模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原有的資金、技術、金融信貸等政策已不能滿足合作社成長需求,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因勢利導,給予我們更多實實在在的支持。”劉永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