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個黧黑的漢子是甘肅靖遠文良蔬菜購銷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楊文良。90年以前,楊文良是成都軍區駐守中印邊界亞東的一名邊防兵。雖然脫下軍裝已經多年,但楊文良身上仍然具有軍人的果敢堅定、做事干練的氣質。
1990年楊文良從部隊復員回到了家鄉甘肅靖遠縣糜灘鄉獨石村。獨石村位于靖遠縣城西五公里處,在獨石村黃河北岸,有一巨石獨立于田野之中,當地俗稱獨石頭。獨石高約15米,直徑30米,形狀象一只蘑菇。四周皆有歷代石刻文字保留。據史料記載,很久以前,黃河水面寬闊,此石曾居中流,巋然屹立,兩側猛浪若奔,舟筏難以靠近,故有“中流砥柱”之稱,為靖遠古八景之一。后來由于河床變窄,水位下降,此石便遠離河道,幾經滄海桑田,成了今天的樣子。
楊文良雖然回到了家鄉,卻仍心系邊陲。他常常徘徊在黃河岸邊、獨石周圍,思考著自己做為一名復員軍人,能為家鄉百姓做點什么。楊文良想到,靖遠縣是個蔬菜大縣,鄉親們經常為蔬菜賣不出去而發愁,而自己曾經當過兵的藏南,卻因運輸困難,蔬菜稀少而價格昂貴。他決定親自跑運輸,向藏南販運蔬菜。
藏南距離甘肅靖遠大約3000公里,路途遙遠,很多人雖然知道那邊生意好做,但卻因為道路險峻和高原反應望而卻步。楊文良憑著自己曾在藏南當兵、對當地情況很熟悉的優勢,在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勇敢地啟程了。當他第一次租了一個小車隊,經過幾天幾夜馬不停蹄地開車,把靖遠的土豆、洋蔥、辣椒送到了藏南樟木口岸,從尼泊爾過來的商人用麻繩做的褡褳拎著各種錢幣,有尼幣、美元、人民幣、港幣,嘩嘩地把錢倒在他面前,把蔬菜包裝上車運走時,楊文良終于松了一口氣,開心地笑了。至此,楊文良掘到了他創業伊始的第一桶金。
打開了甘肅--拉薩--日喀則--樟木這條販運線,楊文良又開始進軍甘肅--廣西南寧--越南線,一做就是20年。很多客戶都成了他的固定客戶和老朋友。為了把蔬菜生意進一步做大,楊文良于2009年成立了“甘肅靖遠文良蔬菜購銷專業合作社”,并擔任了合作社的理事長。截止2010年底,合作社成員數已由成立時的5戶農戶發展到160戶,種植黃河蜜瓜500畝、洋蔥1000畝、土豆1000畝、紅蘿卜1500畝、白蘿卜500畝、白菜和白蔥各250畝,噸位達19600噸,使獨石村的農民收入達到1000——2000萬元。2010年合作社還注冊了商標“文良蔬菜”,除了邊貿外銷,國內華中、東北、西南各地都有文良蔬菜銷售。
△文良蔬菜的社員在分揀裝袋胡蘿卜
△優質靖遠胡蘿卜
在合作社成立后,楊文良意識到,現在自己不再是以前人們眼里的單打獨斗的“菜販子”,而是一名合作社的帶頭人。合作社就是要組織帶動社員實現蔬菜產品的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解決農民種植難、銷售難、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等問題。楊文良從靖遠的優勢蔬菜洋芋、洋蔥、胡蘿卜的種子源頭開始抓起,從陜西楊凌農科院購進洋蔥種子,市場上每斤洋蔥種子280--300元,楊文良以每斤150元的成本價銷售給社員,土豆種子從東北調來,他親自去選購,以1.30元的成本價售出,同時與種植戶簽訂合同,出芽率保證在90-98%之間,并逐個登記。胡蘿卜種子是在當地培育,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縣上推廣胡蘿卜的試驗田,種子都是文良蔬菜提供的。
△楊文良在洋芋地里
2011年5月10日,楊文良和其他29家靖遠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們,在靖遠縣農經站王站長的帶領下,參觀學習了會寧縣辦合作聯社的經驗。楊文良說他很欽佩會寧縣合作聯社從一個品牌的培育到銷售一條龍的做法,目前會寧縣的農超對接已經基本完成。
從會寧回來后,楊文良也在積極向縣上申請創辦蔬菜種植購銷聯社。他徘徊在獨石村頭,吟誦著關于獨石的詩句:屹立中流幾萬年,嶙峋怎肯受秦鞭。媧皇留此非無意,為挽狂瀾不補天。一個怎樣帶動獨石村、帶動更多合作社社員致富的計劃在他腦海中已經有了雛形。
△靖遠電視臺報道文良合作社事跡
△靖遠縣合作社理事長們在會寧三軍會師塔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