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丹毒病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人畜共患,是嚴重威脅養豬業的一種重要傳染病,不容忽視。
筆者在最近幾個月的市場服務中發現,豬的丹毒桿菌病卷土重來,先后在湖南的郴州、岳陽縣、江西的宜春等地發生小范圍的流行,給豬場帶來了較大的損失,丹毒桿菌與藍耳病、豬瘟伴發,成為種豬、生長肥育豬突然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養殖戶卻還沒有意識到該病的危害性,往往發生誤診。該病如不積極預防和治療,病死率很高,所以要對該病重新認識,加以重視。
一、流行病學
該病主要表現急性敗血癥、亞急性皮膚疹塊、慢性心內膜炎和化膿性關節炎。不同年齡、品種的豬都可感染發病,其中3月齡以上的架子豬發病死亡率最高。該病一年四季均可以發生,但尤以夏季高溫炎熱、多雨時季多發,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常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潛伏期長短與病菌毒力強弱和豬的抵抗力有關,人工感染的一般為3-5天,最短的只有24小時,最長的可達7天。
二、主要癥狀與病變
豬丹毒在臨床上有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型。常見的是急性與亞急性,慢性的少見。急性敗血癥型豬突然發病死亡,無明顯癥狀。
其特征是一只或數只豬突然死亡。最典型的癥狀是患豬體溫升至41-42℃、離群寒顫、躺臥、不愿站立及走動。若趕動病豬則因痛而跛行,走動僵硬。站立時垂頭、弓背。食欲減低或消失常見于大多數患豬。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紅斑或黑紫色疹塊,指壓可暫時退色。有的病例,疹塊中央發生壞死,久而變成皮革樣癡皮。慢性豬丹毒患畜的幾個關節可見非化膿性關節炎。
三、診斷
如果病豬皮膚呈現典型病變,現場容易診斷。一些豬場在保健用藥期間還算穩定,一旦停藥又出現散發突死病例,不易判斷。確診可通過實驗室診斷。
四、防控與治療
1、保持欄舍的清潔衛生,定期用裕菌清或鼎氟醛加強消毒;
2、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通風干燥,避免高溫高濕;
3、避免飼喂霉變飼料,視原料情況每噸料中添加霉毒清1-3公斤;
4、預防免疫:種公、母豬每年春秋兩次進行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苗免疫。育肥豬60日齡時進行一次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苗或豬三聯苗免疫一次即可。
5、疫病流行期間每噸料用金西林或肺安腸康1-2公斤保健;
6、發病豬只隔離,肌注青霉素按每公斤體重1.5-3萬單位,每天2-3次肌注,連用3-5天。也可選用氨芐青霉素,若與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合用,療效更好。也可用金炎康肌注,每頭10-20毫升,每天1次,連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