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網廣西頻道 |添加時間:2010年11月17日
記者從13日在廣西南寧召開的全國農作物新型間套種技術研討會上獲悉,中國間套種技術和研究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將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此項技術,以帶動中國農民增收,改善土壤品質,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此次會議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召開,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學術機構專家學者,以及廣西、福建、云南、四川、甘肅、重慶等8省區農業廳相關負責人和代表與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在會上說:“中國目前的間套種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長短套、高矮套、天地套、蓮茬套、種養套等方式適用于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土地,很有推廣的價值,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耕作方式。”
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與環境微生物學家陳文新女士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也表示,目前農業過分依賴化肥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中國當前化肥平均使用量是國際上的兩倍多,但70%左右都從土壤中跑走了,這不僅對土壤是一種破壞,更污染了江河水源。
陳文新指出,要提高土壤的品質行之有效的方法除了把有機肥和無機肥結合起來外,還有一個便是生物固氮,利用生物間相生相克的化學關系來增加有機質含量。比如把根瘤菌作物與豆科類作物相結合,便能固定空氣中的氮氣。85歲的陳文新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努力,她已經從全國各地收集到1萬多株根瘤菌植物,如果能夠大面積和豆類植物實現間套種,不僅可以實現增產增收,還將將極大提高土壤的品質,因此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很有必要。
據廣西農業廳廳長張明沛介紹,廣西很早以前就開始推廣間套種技術,南寧賓陽縣黎塘鎮實行稻藕套種以來,平均畝產蓮藕3076.1公斤,水稻395.6公斤,原來的一畝蓮藕田,現在白白多收了一造糧食,實現了藕稻雙收。他表示,廣西還將堅定不移推進“千萬畝農作物間套種行動計劃”實現農作物產量穩步增長。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夏敬源博士在會上指出,新型間套種技術的實施達到了增地、增肥、增產、增效和保濕、保溫、保土、抗旱的效果,生態環保,是一種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方式。今后國家將利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示范田帶動等手段對間套種技術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他要求重點省份要建10000畝的示范田,帶動農戶效仿。
據悉,間套種創新技術是一項利用農作物生長的“空間差”和“時間差”,進行多層次、多作物立體開發的技術。據測算,新型間套種技術可使栽種甘蔗、木薯等常年生作物的土地利用率提升到140%,相當于每畝增加四分地的作物,對突破土地資源約束作用明顯,意義重大。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