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添加時間:2010年11月15日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現有耕地中70%以上為中低產田。在這樣的資源條件下,我國糧食始終保持基本自給,今年又連續第七年獲得豐收,耕地質量建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近日,記者專訪了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胡元坤。
記者:耕地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面臨著巨大壓力。近年來國家在農田保護上也給予了很大重視和傾斜,請談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胡元坤:耕地是糧食生產最基本的資源保障條件。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耕地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在這樣的背景下,耕地保護困難更突出,任務更艱巨。
保護耕地,數量是基礎,質量是根本。我們強調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際上是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嚴格控制數量,一層含義是努力提高質量。因此在保護數量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耕地質量的建設與保護。近年來,這項工作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特別是在耕地質量建設上,國家和地方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04-2008年,國家統籌安排資金123億元,建設標準糧田6000多萬畝。2008年底,中央從“拉內需、促增長”投資中追加安排8億元用于標準農田建設。今年國家啟動實施了《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當年安排投資65億元,用于規劃的田間工程及農技服務體系項目建設。同時,各地也加大了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力度。2009年浙江省安排資金7930萬元,組織實施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廣東省累計投入資金60億元,建成標準農田375萬畝;湖北省投入5億元建設高產農田。
除了安排投資用于田間基礎設施建設外,中央財政和各級地方財政還通過補貼項目形式,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培肥土壤,提升地力。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五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40億元,地方配套4億元,項目縣(場)從2005年的200個擴大到2009年的2498個。2006年啟動實施的土壤有機質提升試點補貼項目,投入規模從1700萬元擴大到2010年的5.5億元,實施面積從85萬畝增加到2750萬畝,同時帶動了北京、上海、江蘇等10多個省市出臺商品有機肥補貼、鼓勵利用冬閑田恢復綠肥種植的政策,耕地質量建設的方式更加多樣。
記者:我國在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上還做了哪些工作?
胡元坤:近年來農業部高度重視,耕地質量管理工作在健全法規、調查監測、強化管理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日常管理上,加強了部門間的配合,強化了耕地管理手段。2007年以來,農業部和國土資源部、國家統計局連續三年聯合開展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檢查,加強了對耕地保護的監督管理。2009年,與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門溝通協調,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占補平衡補充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通知》,明確農業部門在補充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工作中的職能。今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補充耕地質量建設管理與驗收試點工作,探索建立農業部門與國土資源部門的合作機制,推動補充耕地質量驗收工作朝著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應該說,通過幾年的努力,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除了推進法制建設,強化日常管理外,還加強了相關的基礎工作。
一是質量監測不斷加強。經過25年發展,在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等優勢產區34個主要土類上,建立國家級監測點365個,省、市、縣級監測點1.4萬個,初步形成了全國耕地質量監測網絡,積累了大量數據資料。
二是地力調查穩步推進。2005年起,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分期分批開展了縣域耕地地力評價工作。截至2009年底,已完成688個縣(場)的耕地地力評價任務,初步摸清了5.8億畝耕地地力狀況。
三是技術體系不斷完善。編制完善了《土壤監測技術規程》、《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技術規程》等技術規范,組織開發了“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到目前為止,全國利用“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對40余萬個土壤樣品、590多萬項次的化驗數據和9500余幅數字化圖件等資料進行了有效管理。
記者:測土配方施肥是這幾年農業部在科學施肥和耕地質量建設方面的大動作。測土配方施肥實施已有5年多,取得了哪些成效?
胡元坤:2005年,針對肥料價格高位運行,部分地區過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問題,在中央財政支持下,農業部啟動實施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五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通過深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有力地促進了農民施肥觀念的轉變,提高了農民科學施肥水平。重化肥、輕有機肥、偏施氮肥、“一炮轟”、“施肥越多越增產”等傳統施肥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觀念的變化加快了技術的推廣,進而促進了作物增產、節本增效和農民增收。2009年,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0億畝以上,受益農戶達1.5億戶。據農業部調查,測土配方施肥與常規施肥相比,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單產增加6%~8%,畝節本增效30元以上;經濟作物增收效果更為明顯,畝節本增效80元以上,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責任編輯:張積林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