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業新技術網|添加時間:2010年11月16日
(一)品種選擇;首先應選擇具有特殊氣味抗病蟲害的蔬菜,如百合科的韭菜、大蒜、洋蔥;菊科的萵苣、茼蒿;傘形的芹菜、胡蘿卜;豆科的毛豆。如在種植蔬菜種類確定之后,應選擇抗病,抗蟲、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如“綠星”青菜,寧豇三號豇豆,夏陽大白菜等。
(二)病蟲草防治技術:采取以安全使用農藥為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大力推廣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積極推廣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
1、農藥防治
①嚴格選擇農藥品種,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放心菜生產,使用的農藥應嚴格篩選,優先使用生物農藥,有選擇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嚴格禁止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殺蟲脒、氧化樂果、三氯殺螨醇、甲基1605、除草脒等農藥。可選用的農藥有:殺蟲劑——BT系列、阿維菌素系列,除蟲菊脂類,植物提取特類、昆蟲激素類(米滿、卡死克、抑太保)、少數有機磷農藥(樂果、敵百蟲、辛硫磷、樂斯本、農地樂)以及其它農藥如殺蟲雙、吡蟲啉等。殺菌劑——多菌靈、托布津、可殺得、加瑞農、波爾液、大生、福星、農用鏈霉素等。除草劑氟樂靈、施田補、蓋草能、農達、都爾、乙草胺等。
蔬菜體內農藥殘留量與最后一次施藥距采收時間長短關系密切,間隔期短,則農藥殘留量多,而目前大多菜農注重眼前利益,輕視農藥安全間隔期,一般生物農藥為3-5天,菊酯類農藥5-7天,有機磷農藥7-10天(少數14天以上);殺菌劑除百菌清,多菌靈要求14天以上外,其余均為7-10天。
②講究防治策略,對癥下藥
根據病蟲的消長規律,講究防治策略,準確把握防治適期,準確選用適宜的農藥。如菜青蟲、小菜蛾春季防治應掌握防治一代壓低二代的原則;夜蛾類害蟲防治應傍晚,害蟲出來危害作物時進行施藥防治;豆類、瓜類病毒病防治應重點防治好苗期的蚜蟲等。放心菜的生產要盡量減少用藥,以施最少的藥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因此能挑治的決不普治,能局部處理的決不普遍用藥。
③適量、交替、科學用藥
目前,在一些蔬菜生產者中存在著某些用藥誤區,認為用藥量越多,殺蟲或治病效果越好,其實不然,這不但增加了成本,且防效不理想,因此一定要堅持適量用藥。為增加藥效,延緩害蟲的抗藥性,農藥一定要交替使用,且要注意選擇沒有交互抗性的藥劑交替使用。
(二)、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
放心菜的生產須實行綜合防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農藥防治的同時,還應積極推廣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如結合農事操作,人工摘除卵塊和大齡幼蟲,清除田邊溝邊雜草,收獲后及時翻耕曬畦,清除殘株落葉;對性喜干旱的蛾類和菜螟采取勤澆,加大田間濕度,惡化其生態環境;種植斜紋夜蛾誘集作物 ,圍殲卵塊幼蟲,壓低蟲口基數;黃板誘蚜、銀灰膜避蚜;夏秋季覆蓋遮陽網,防蟲網等。
(三)、施肥技術
推廣增施有機肥、平衡施肥、減少化肥施用量等改土培肥技術,控制蔬菜中硝酸鹽含量的過多積累。
1、增施有機肥:增施有機肥料是一項降低蔬菜體內硝酸鹽的有益農業措施,具有保持地力、減少污染的優點。一般果菜類、根莖類作物有機肥畝用量應在2000kg,綠葉菜類有機肥畝用量應有1000kg以上。
2、合理施氮:蔬菜生長同期較短,而生物產量很高,一些農戶一味追求高產而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導致蔬菜體內硝酸鹽含量提高,造成蔬菜品質惡化。因此,在保證蔬菜產量的同時,適當降低氮肥施用量,并采取局部施氮技術后期控氮技術來降低蔬菜硝酸鹽的積累。
3、平衡施肥:氮、磷、鉀的合理搭配是獲得優質、高產蔬菜的一項必要技術措施,磷、鉀無論是單施,還是配合使用,均可使蔬菜體內硝酸鹽含理下降,據研究,黃瓜N、P、K最佳比例為1:0.67:0.83、番茄為1:0.38:0.75、甜椒為1:0.38:1,合理施肥可便N、P、K的肥料利用率提高到60%左右,因此,應大力提倡使用蔬菜專用復合肥,減少硝酸鹽積累,提高蔬菜產量。
4、葉面追肥:采取葉面追肥,不但可降低硝酸鹽含量,還可增加蔬菜產量,是一種高效施肥法。如在蔬菜葉面噴施氨基酸葉面肥,鉬酸銨,施用CO2氣肥等。
(四)合理輪作
同種蔬菜連作或同科蔬菜互為前后茬,常因連作障礙、病蟲害發生而加劇造成減產。因此,應合理安排輪作,可推行水旱輪作的方式如水稻與蔬菜輪作,這樣不會在生態環境上改變和打亂病蟲害發生的小氣候規律,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對于重病田、可將百合科蔬菜如洋蔥、大蒜、韭菜安排作前后茬,可通過這些作物根系中含有的硫化丙烯、大蒜素來殺死土壤中對作物有害的病菌,達到降低發病率。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