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黑龍江省拜泉縣種子管理站 | 作者:史長生 | 添加時間:2010年08月05日
蔬菜防治病蟲害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提高蔬菜植株本身素質和抗病蟲能力為基礎,優先采用農業、物理、生物、生態防治方法,盡可能控制病蟲害的發生,以取得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同步提高。
1 農業防治技術
(1)菜地播種(栽秧)前要清理干凈,蔬菜生育期間,發現病株、葉、果及時清出田園,及時銷毀或深埋處理。
(2)選擇優質、豐產性高、抗病蟲性強,耐貯運,適合本地栽培的品種。種子經過曬、選、消毒、藥劑拌種包衣等技術處理。"曬"即在陽光下曝曬2~3d;"選"即選子粒飽滿無病蟲害,發芽率在95%以上;"消毒"即用55℃~60℃的溫水浸種15min,除去種子病菌;"拌種包衣"即用高效、低毒農藥(如辛硫磷顆粒劑等)拌種包衣,消滅殺死病蟲和地下害蟲。以降低蟲卵病菌基數,減少用藥次數,為蔬菜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供有利條件。
(3)實行倒茬輪作。同一種蔬菜在同一塊地上連續生產不應超過兩茬,換茬時,不要再種植同科蔬菜,最好是與蔥、蒜等辣茬作物輪作。
(4)耕作技術與合理施肥。
耕作技術:采用深翻土地、精耕細作,一般深耕32~38cm,打破犁底層,不斷增加熟土層厚度。
合理施肥技術:采用重施腐熟無公害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種植豆類綠肥或與豆科作物輪作等措施改良菜田土壤,增強植株健壯能力。推廣采用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促進生態保護,盡量少施和不施用化肥。
(5)推廣應用蔬菜的壟作、高畦、地膜覆蓋、合理灌溉(旱能澆,漬能排)、增強光照等栽培技術與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根據植株表現、生育階段和天氣情況,對不同蔬菜科學管水,滿足生長需要。在保護地栽培采用膜下澆水,推廣微灌、滴灌;在露地栽培推廣噴灌、管灌等技術,禁止大水漫灌和不旱不澆水等,以利于減少病蟲害發生和水資源的節約。掌握不同季節等條件,盡量延長見光時間,保證后期綠葉數,如采取擴大行距,縮小株距,減少病蟲害發生。
2 物理防治技術
(1)利用太陽能高溫消毒和冬季低溫殺死病蟲菌卵。夏天,地表覆蓋地膜,利用陽光高溫,在60℃以上氣溫下處理6~7d,可殺死土表病菌和蟲卵。秋冬季節深耕翻土地,利用害蟲休眠習性,燒掉路、溝、井渠、田旁及村莊空閑地方的雜草,作物秸稈等作肥料或飼料;在寒冷天氣凍傷、凍死越冬害蟲卵菌;進行中耕滅茬、耙細耙透;機械和人工除草。
(2)推廣應用蔬菜育苗嫁接技術。育苗嫁接換根技術能有效預防蔬菜土傳病害。如大棚黃瓜用黑子南瓜嫁接,有效防治黃瓜枯萎病達98%以上,兼治疫病,并且耐低溫。
(3)使用防蟲網。在保護地棚室通風口或門窗處罩上紗網防止昆蟲飛入。夏秋高溫季節,蔬菜播種后,立即將防蟲網全面覆蓋在畦面上,這樣不僅可以防蟲,而且可以起到遮光、降溫、保濕、防暴雨沖刷等作用。
(4)利用害蟲趨避性進行防治。如鋪掛銀灰塵膜驅蚜蟲防病害,使用黃色機油板、日光燈誘殺,糖醋液誘集夜蛾科害蟲及傳統的人工楊柳陣等技術。
3 生物防治技術
3.1 使用以菌治菌的生物農藥
5406激抗劑和增產菌,對蔬菜有防病增產作用;抗毒劑1號,可防治番茄病毒病;武夷霉素,可防治蔬菜灰塵霉病、白粉病;木霉素,可防治蔬菜菌核病和灰霉病;農用鏈霉素,可防治甘藍、芹菜軟腐病與黃瓜細菌性角斑病;農抗120,可防治蔬菜枯萎病和炭疽病。
3.2 利用以菌治蟲和以蟲治蟲
掌握生物種群動態發展規律,加強對益蟲、益鳥的生物保護和利用。掌握病蟲特性,利用bt乳劑,可有效防治菜青蟲、小菜蛾、黃守瓜等害蟲;利用蘇云金桿菌、青蟲菌、白僵菌、綠僵菌、滅蚜菌等真菌防治害蟲;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蟲、草蛉等益蟲防治害蟲。
3.3 利用生長調節劑
在一定限量內使用乙烯利、九二○、云大120、比久、壯豐胺、多效唑,不僅使蔬菜植株生長加快,并且能達到抗病、增產、早熟的目的。
3.4 利用植物性農藥
植物性農藥原料來源廣,制作簡單,不僅防病殺蟲效果好,而且無副作用。辣椒水防治菜青蟲,每667m2用100g辣椒(辣味越濃越好)搗碎,加水1000g煮沸30min,用紗布過濾,取濾液加水5kg,選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之間噴灑在發生菜青蟲的蔬菜上,防效95%以上。另外,大蒜、蓖麻、圓蔥等植物都對害蟲有抑制作用。
3.5 利用草木灰和尿洗合劑
草木灰治根蛆,防治蔥、韭菜、白菜等蔬菜根蛆害蟲。因害蟲喜濕怕干,施用草木灰能抑制其發育、不利于生存,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時草木灰又是很好的肥料,能提高抗性,有明顯的增產作用。尿洗合劑治蚜蟲,用尿素250g,洗衣粉150g,加水50kg攪拌配成"尿洗合劑",待洗衣粉全部溶解后噴霧。不僅對蔬菜蚜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葉面噴肥促進植株生長的作用(注意要現配現用,以防尿素揮發)。
4 化學防治技術
(1)在確保蔬菜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的標準下,在病蟲害流行且數量大時,應選用低毒、低殘留、高效殺譜廣的農藥。嚴禁在生產中使用國家已公布禁用的高毒、高殘留、致癌、致畸農藥及其混配劑(包括拌種及殺滅地下害蟲等)。
(2)在預測預報的基礎上,掌握田園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指導菜農及時、準確掌握危害癥狀、特點、防治最佳時間及藥物反應;病蟲害天敵生長規律、習性,天敵的作用效果和保護,選擇最佳時間進行防治。
(3)正確用藥,做到對癥下藥。一是合理混用農藥,可擴大防治對象,降低成本,但不能盲目混用;二是正確掌握用藥量,生產中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說明書,不得隨意增減,配藥時要使用計量器具;三是交替使用多種農藥,避免長時間使用一種農藥,以免產生抗性。
(4)根據天氣情況,科學用藥。一般農藥的使用都受天氣影響,比如陰天、大風、下雨等都會影響農藥的施用效果。因此,應注意多收聽、收看天氣預報,觀察掌握天氣變化情況,選擇無風、雨等晴好天氣,一般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后用藥。
(5)嚴格執行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時間和蔬菜收獲安全間隔時間。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時間,一般氣溫高時7~10d,氣溫低10~15d為宜;蔬菜收獲安全間隔時間,一般在收獲前15~20d,禁止使用任何農藥。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