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正是武威市涼州區瓜果蔬菜大量采摘上市的季節。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沿省道211線出武威市區一直向西,來到武威市黃冠梨種植示范基地西營鎮前興村。前興村和鄰近的永豐村種植黃冠梨、早酥梨已有十三年歷史,面積達2200多畝,畝產不下1500公斤,每畝純收入達到7000元,是武威市的林果產業示范園區。
△興年果業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興年(左)和種植戶們在梨園摘果子
說到西營鎮農民靠種梨致富,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西營鎮前興村的興年果業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興年。劉興年早年做蔬果販運,后來又在景泰縣條山農場打工,常年在外、見多識廣的他看中了黃冠梨肉質細膩、皮薄多汁,結果早、易豐產的特性,2001年他從景秦縣條山農場引進種苗,把自家承包的43畝地全部種上了黃冠梨。
△興年果業合作社種植的黃冠梨
祖祖輩輩一直種植小麥玉米的前興村村民,對于劉興年的做法報以觀望的態度,村里的老人們勸他說,你的膽子太大了,也不知道少種上些。劉興年也知道,種植黃冠梨頭三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資金壓力很大,還面臨著黃冠梨對武威的土壤氣候不適應的風險。劉興年在前興村和條山農場之間跑得更勤了,還請條山農場的專業技術人員來梨園指導。十多年來,劉興年通過潛心學習,在黃冠梨的建園定植、整形剪枝、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微肥生物增效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他承包的43畝梨園逐漸進入了盛產期,收益也在不斷增加,年純收入達到了20萬元左右。劉興年也成為當地最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專家。
△興年果業合作社的社員在采摘黃冠梨
黃冠梨的種植成功讓村民們看得眼熱,當年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也開始主動向劉興年求教種植技術和致富經驗。2011年10月,由劉興年發起成立了興年果業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200多農戶種植2200多畝梨園,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統一簽訂產品銷售合同,把產品銷售到省內各地和廣東、寧夏、內蒙古等外地市場,在價格上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種植戶的利益。在興年果業的帶動輻射下,目前西營鎮全鎮經濟林面積已達到10500畝,成為涼州區萬畝經濟林鄉鎮。劉興年不僅被武威市林科院特聘為林業技術顧問,還被評為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范,市區先進個人,獲市工會五一勞動獎章。
△西營鎮前興村的梨園
△梨園病蟲害防治采用殺蟲光控燈、生物科技粘蟲板和低毒農藥。
△早酥梨,可以在黃冠梨園中起到異花授粉的作用,同時也是豐產優良梨種。
△采摘下來的早酥梨
△興年果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在分揀包裝黃冠梨
△女社員們在小憩。采摘期間她們起早貪黑,回到家里還要做晚飯,吃完飯就到夜里九十點了。
△男社員們在暮色中裝車,梨子要連夜拉到市里的倉庫暫存。
劉興年對所獲眾多榮譽看得很淡,他現在考慮最多的問題是林果產業做大后的產品儲存保鮮。劉興年說,一畝地精品梨能產3千公斤,產品不能保鮮,地頭價一斤就只有2-5元;如果能儲存到來年5月,價格就是3-10元。比如像2007年,梨子大豐收了卻一時無法運輸出去,最后的地頭價只有0.35元一斤,就這樣還爛掉了一萬多斤,就地填埋了,很心痛。今年春天出現嚴重霜凍,梨子減產了三分之二,價格走高,給消費者帶來不利影響。如果有了恒溫保鮮庫,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劉興年獲獎無數,但他很淡然,他想到最多的是梨子的儲存保鮮問題。
目前西營鎮打算建造5000噸的恒溫庫,需要投入資金1800萬元,劉興年正在千方百計解決資金上的困難,相信在政府和銀行的幫助下,劉興年一定能把恒溫保鮮庫建起來,為西營鎮的林果產業再增添一個強有力的后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