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保有量持續增長客觀上造成了傳統小麥跨區機收市場空間的不斷壓縮。而受油價、人工費、機械配件價格上漲和保有量大增等諸多因素影響,今年小麥跨區作業麥收市場情況會變得更加錯綜復雜。如何實現跨區作業效益最大化?近日,筆者對山東諸城、萊州兩市的部分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進行了調查。
“遍地是金”的年代已成歷史 數量不斷增加的小麥收獲機,有力沖擊著小麥跨區機收市場,過去那個“遍地是金”的年代已成為歷史。為此,在逆境中找準市場定位顯得尤為重要。 “我跟隨農機局組織的大規模農機跨區作業已有十多年,在長期跨區作業中掌握了很多經驗,也搶占了十分有利的小麥機收作業市場。”萊州市夏邱鎮郭家村農機手王京進說,“今年我們仍然去濟寧進行作業,因為我多年一直在那里收割,這些客戶去年就訂好了,只需履行合同,不需要為客源擔心。” 跨區作業要依靠農機合作社的群體優勢,不能搞單打獨斗。精心設計好作業路線圖,使機械流動合理化、收益最大化、服務優良化、轉移快速化。 “組團跨區,可以相互照應,合作社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機械優勢和技術優勢。而且,合作社對機械作業水平有嚴格要求,特別是要做到嚴格執行收獲留茬高度和秸稈切碎長度等作業標準,配套秸稈粉碎還田機,這樣,農民當然歡迎,以合作社為基本單位組團跨區作業仍然會有市場。”被山東省農機辦命名為“明星跨區作業隊”的諸城市兆星農機專業合作社跨區作業隊隊長馬兆星說。 盡管跨區機收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馬兆星和他的搭檔們外出作業的意愿仍然很強。調查發現,跨區作業隊維系和開拓屬于自己固定的客戶已成為普遍做法。 新機具是搶占“制高點”利器 “裝了小麥切碎器的聯合收獲機,在外地收小麥時農民都搶著用,平均每臺車一天能收80多畝小麥,收入達4000元,而沒裝切碎器的聯合收獲機,外出跨區作業時只能當替補隊員,坐冷板凳了。”這是諸城市大多數機手的肺腑之言。 近幾年,諸城參加跨區作業的小麥聯合收獲機80%都安裝了小麥秸稈切碎器,僅去年全市就新增小麥秸稈切碎器300多臺。小麥秸稈切碎器已成為機手跨區作業的“金字招牌”。 另外,購置適合平原地區特點的大型先進收割機也成為跨區作業機手的首選。“去年,我在跨區作業時就發現,老收割機50元一畝沒人用,新機器70元一畝農民排成隊。”萊州機手鄭春華過去一直是靠一臺老式福田收割機參加跨區作業,雖然收割的技術沒有問題,但“武器”不如人,收益甚微。今年,他投資16萬元購進了一臺新式收割機,具有收割速度快、切碎效果好、糧食損失率低等特點,很受農民歡迎。 縮小“作戰半徑”降低風險 合理規劃跨區作業半徑,避免長時間、遠距離的外出跨區日漸成為新趨勢。許多老機手認為,合理的跨區半徑是250公里一站,因為大致每增加100公里,小麥就晚成熟一天,這樣的距離,幾臺車一個晚上就能到達,也不影響團隊的整體推進。長時間、遠距離的外出跨區,可能造成人力成本消耗過大,油料成本增加,會影響到機手的收入,應盡量避免。 以前的大型跨區作業隊由幾十臺收割機組成,主要沿國道、省道轉移,今年不少機手表示,他們將組織3~5臺收割機編隊出征,主要活躍在縣鄉公路,這樣的編隊更加機動靈活,富有成效。 近幾年的跨區作業經驗表明,提前弄清小麥收獲情況,結合農戶需求,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分流,跨區機械分機型、分批次、分地域參與作業是避免機手盲目行動,提高作業效率,實現跨區作業收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 尋找新“戰機”勢在必行 隨著農機化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機跨區作業勢必會面臨諸多變化和調整。這不僅給農機手提出了挑戰,也使得農機化主管部門的工作方式、工作重點隨之調整。市場信息的搜集、發布和引導工作將顯得尤為重要。 跨區作業的組織者也應該由縣區農機局向農機合作社、中介組織和經紀人轉變。“我就是通過跨區作業經紀人找到一同外出作業的伙伴,要不是他們提供信息,我根本不知道35里外的百尺河鎮岳溝社區也有機手要參加跨區作業。”萊州機手林召相對目前涌現的經紀人十分感興趣。近兩年,諸城市農機管理部門已不再具體組織跨區作業,而是將跨區作業證發放到從事專業跨區作業的合作社、中介組織和經紀人手中,由他們具體負責和協調今年的跨區作業工作。 農機專家提醒,跨區作業一定要有計劃性,要不斷尋找新的突破口,將贏利點由單純的小麥機收拓展到玉米機收、深耕整地、小麥機播、花生機播和機收等多方面,作業季節由單純的“三夏”拓展到全年,將跨區作業向多季節、多作物、多環節擴展。 責任編輯:魏玉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