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日報|添加時間:2011年01月25日
我省緊緊圍繞農產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拓展了產業鏈,打造了特色明顯的地域品牌。通過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努力創建一流加工原料基地,產業結構正在向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和調整。
“十一五”以來,我省圍繞農產品保鮮、貯藏、加工增值這一重點,形成了河西以小麥、玉米制種、脫水蔬菜、啤酒大麥為主,隴東以果品、肉類為主,甘南、臨夏以乳制品及皮革加工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格局。農產品加工裝備、加工能力、技術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涌現出了甘綠脫水、敦煌種業、莫高實業等一批生產、管理理念先進,品牌效益明顯,上規模、上水平的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2010年,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216戶,銷售過億元的企業達52戶,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分別達到20戶、233戶,農產品加工能力達到2239.5萬噸,年產值330多億元。與2005年相比,全省新增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從業人員、產值分別為1912戶、5.3萬人和192.3億元。通過建立“公司+基地+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農產品加工企業成為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主體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農產品保鮮、貯運和精深加工,擴大了原料需求,提高了產品附加值,顯著提高了農民收入。目前,全省馬鈴薯淀粉加工能力達到60萬噸,全粉5萬噸;以啤酒大麥芽為主的釀酒原料加工能力達到88萬噸;以牛羊肉、乳品等為主的畜產品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全省農產品實際加工率達到了40%,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各地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大力發展,強化了基地與農產品的利益聯絡,使基地真正成為農產品的技工車間。全省通過ISO9000、HACCP、GAP、GMP等質量體系認證的龍頭企業達到226個,獲得省以上名牌產品或著名商標的113個,獲得“三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204個,獲得“三品”認證的產品數量達34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