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添加時間:2011年01月21日
2008年至2010年,我省累計輸轉勞動力1420.25萬人,創勞務收入1090.52億元,全省勞務經濟全面超額完成了三年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翻一番的目標。
勞務經濟實現三年翻番目標
2008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甘肅省勞務經濟三年規劃(2008—2010年)》(甘政辦發〔2008〕164號),提出了到2010年底全省輸轉城鄉勞動力500萬人,勞務收入較2007年實現翻一番的目標。三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三年規劃》的總體部署,著力實施勞務培訓工程、勞務基地建設工程、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工程、勞務品牌建設工程、回鄉創業工程和農民工權益保障工程等“六大工程”,推動全省勞務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據統計,2008年,全省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425.9萬人,同比增長8.81 %,創勞務收入256.3億元,同比增長28.1%;2009年,勞務輸轉 477.4萬人,同比增長12.1 %,創勞務收入365.8億元 ,同比增長42.7%;2010年,勞務輸轉516.8萬人,創勞務收入468.3億元,同比增長28.2%。全省三年累計輸轉勞動力1420.25萬人,創勞務收入1090.52億元,全面超額完成了三年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勞務基地引導勞務大軍轉向沿海
三年來,我省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辦法,組建勞務考察團,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實地考察勞務基地,密切了省級間、地區間勞務協作關系;并利用各種節會,邀請發達地區各類用工單位來我省考察勞動力資源,簽訂招工合同;同時,廣泛聯系在發達地區務工、創業的甘肅籍人員,利用他們牽線搭橋,與當地用工單位取得聯系,推動了勞務基地建設,引導務工者向東南沿海發達地區轉移。
統計結果顯示,截至目前,我省已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和新疆地區建立了1000多個有規模、有影響、穩固的勞務基地,有力地促進了我省農民工到經濟發達、勞動薪酬比較高的地區就業。2007年,我省省外勞務輸出173.8萬人,省內輸轉217.5萬人,省內輸轉比省外多43.7萬人,省外輸出占總數的44.4%。2008年,省外輸出人數首次超過省內輸轉,當年,省外勞務輸出 217.2萬人,占輸轉總數的51.1%;2009年省外勞務輸出達 242.5萬人,占輸轉總數的 51 %;2010年省外輸出263.6萬人,占輸轉總數的51.2%。
在抓好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同時,全省各地加大了對省外務工人員的跟蹤管理服務,使服務的著力點實現了從省內向省外延伸。三年來,我省先后在青海、西藏、杭州、南通、廈門等地設立了勞務管理機構,使省級駐外勞務管理機構達到15個,覆蓋了全國主要經濟發達地區,并利用各種機會,對我省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慰問。
同時,為了擴大勞務經濟的影響力,我省在抓培訓、培育勞務品牌、促進組織輸轉的基礎上,先后在天津市、深圳市、杭州市、烏魯木齊市召開甘肅省優秀務工人員表彰會,共對140名遵紀守法、誠信勞動、愛崗敬業、業績突出的甘肅籍務工人員進行了表彰獎勵,激發了廣大務工人員愛崗敬業、踏實勞動的熱情,塑造了甘肅務工人員的良好形象,使我省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勞務協作關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農民工回鄉創業帶動就業
勞務輸轉規模的擴大和務工環境的改善,使務工人員的眼界不斷提高,見識不斷增長,并且在務工過程中,學到了技術,積累了資金,他們返回家鄉創辦企業,成了發展農村經濟的新型農民和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人。
截至目前,全省回鄉創業者人數超過20萬人,他們創辦的企業解決了部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剜l創業者的成功經驗,影響了一大批農民,使他們的市場經濟意識、競爭意識、公共道德意識、法律意識和民主意識大大增強,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農村奠定了文明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