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在线观看/nba太阳vs快船/排球比赛口号/竞彩足球的注意事项 - 费沃斯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管理專區
供求檢索:     產品追溯:  
首頁合作社供求信息合作社軟件資料下載問與答關于我們
新聞動態頭條新聞合作社網站新聞聚合 公告欄
>?服務項目
>?甘肅特產
>?合作社使用效果集錦
聯系我們北京:010-82609686
甘肅:0931-2113269
QQ312443213(總監:杜先生)
頭條新聞首頁 >> 新聞動態 >> 頭條新聞 >> 頭條新聞

跨越城鄉“信息鴻溝”——我省實施農村信息網絡工程紀實

2010-12-10 13:12:10閱讀次數:2999打印返回
跨越城鄉“信息鴻溝”——我省實施農村信息網絡工程紀實

 來源:甘肅日報|添加時間:2010年12月10日

    十月,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侵襲我省大部地方,出現大范圍大風、降雪、寒潮、降溫等惡劣天氣。
    而就在大風降溫的前一天,高臺縣巷道鄉八一村農民桑月珍的手機短信接到縣農業局發布的信息預報,與此同時,放學回家的孩子拿回了《信息導報》,上面詳細介紹了秋季作物如何防寒等措施,桑月珍和家人抓緊給蔬菜大棚搭草簾,給果樹綁草,搶收露地大白菜,防止了作物受凍。
    這是我省實施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的一個縮影。通過建立省級信息服務網絡平臺、縣級信息采集發布平臺和村級信息服務點,整合信息資源,調動各方力量,突破農村信息化難題,縮小了城鄉之間“數字鴻溝”,推動了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
    “金塔模式”遍地開花
    隨著我省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民對新技術新知識以及政策和市場信息的需求與日俱增。由于農村信息匱乏、市場需求和生產之間信息的嚴重不對稱,造成生產與市場脫節,出現“增產不增收”、“農產品賣難”等問題。
    早在2000年,由于當時信息閉塞,金塔縣僅3萬畝果園果品積壓,東壩、三合、大莊子等鄉鎮農戶把水果當作飼料喂羊。為解決農業信息與農民有效對接問題,金塔縣經過5年探索,把互聯網與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系統有機結合,建立了農業信息化的“金塔模式”。
    “金塔模式”具體運營方式是,縣政府建立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和縣信息中心,縣級涉農部門組成信息協調小組,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建立縣級信息平臺;以“國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小學網絡為依托,建立村級信息點。縣信息中心在“中國金塔經濟信息網站”上按農時季節,從縣經貿、農業、科技、氣象等涉農部門以及互聯網上有關農產品技術和市場信息網站,收集適合本地區農業發展需要的信息,編輯《經濟信息導報》電子版,村小學信息點通過互聯網下載后,打印分發給學生,由學生放學時帶給家長或鄰居,從而讓信息走進千家萬戶。
    “金塔模式”引起國務院信息辦的高度重視,把金塔縣作為全國電子政務建設先進典型予以推廣。借鑒“金塔模式”的成功經驗,2006年以來,省政府在全省實施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省發改、省財政、省農牧等部門籌資3000萬元,建成了1個省級信息服務網絡平臺、87個縣級信息采集發布平臺和4500個村級信息服務點,初步形成了“省-縣-村”三級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并在18個縣區首批實施項目縣示范建設。
    如今,“金塔模式”在我省遍地開花。依托“甘肅農業信息網”建立省級服務網絡平臺,建立12個市級、87個縣級農業信息中心。422名兼職、6045名村級信息人員下載、編輯相關信息,使廣大農民接受了及時、實用和多樣的信息服務。
    興起“網絡新型農民”
    慶城縣熊家廟辦事處錢家畔村的養豬大戶何天怡,用數碼相機把自己飼養的1000多頭生豬拍照后發到供銷網上,建立自己的QQ群和外地顧客洽談、推銷,銷售量比未安裝電信寬帶網時多了近一倍。
      我省實施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實現一家一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對接,有效破解農產品銷路不暢問題,使廣大農民享受到了信息化帶來的成果。一批農民群眾學會了上網,利用網絡及時掌握政策、科技、市場信息,成為“網絡新型農民”。
    “農民不出家門就可掌握各種種植技術和致富信息,了解市場行情,如今農民發展生產真是方便多了!”地處偏僻、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的徽縣,自從實施農村信息網絡工程后,農民都贊譽信息網絡工程帶來的喜人變化。
    我省農村信息網絡工程使外界信息與偏遠山村的農民實現“零距離”。
    記者在臨澤縣板橋鎮紅溝村小學,翻閱一份近期印制的《信息導報》,但見這份普通的油印紙張上,不僅有近期天氣預報、棉花行情分析、肉羊常見病防治、雞應用藥物常識,還有諸如常吃胡蘿卜可增強免疫力的小知識,簡報語言樸實,簡明易懂。據悉,紅溝村今年在葡萄上市前,村上的葡萄協會在網上發布尋求合作信息,200畝葡萄被客商搶購一空,還建立了長期供銷合作關系。
    農村信息網絡工程改變了農民的傳統經營觀念,創新農民經營方式,增加農民收入。慶城縣玄馬鎮賈橋村信息服務站開辦了信息超市,農民隨時點播收看,查詢致富信息,信息員張權文成為農民歡迎的“信息靈通人士”。該村青年方兵經常到信息超市上網學習養豬技術,現在他養了100多頭豬,還在家中開起了飼料加工店,免費為養豬戶送飼料上門。及時掌握了今年后季生豬價格上漲的信息,出欄生豬收入5萬元。
    創新服務功能
    盡管目前全省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已覆蓋4500個村,但只占全省行政村的四分之一,絕大部分民族地區、邊遠山區農牧民仍然無法獲得有效的信息服務,生產仍然落后,生活仍然貧困。
    為此,我省計劃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全面實施甘肅省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計劃每年建設1000個村級信息服務點,通過擴點帶面,到2015年,在全省建成1萬個左右的村級信息服務點,基本實現農村信息服務“全覆蓋”。
    針對一些村級信息點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少,服務功能單一的情況,我省將繼續新建學校信息點,加大村級信息點建設。充分發揮學校信息點教師的知識優勢,村委會信息點“大學生村官”的才能優勢,農民合作組織中經紀人的市場信息優勢,結合我省已經開展的“12316三農”服務熱線、農村黨員遠教工程和“農家書屋”等方式,增強村級點的信息發布能力,提升農村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目前,一些縣區已率先示范。甘谷縣依托“國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學校和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集散市場、專業合作組織等現有的電腦資源,強化村級信息服務點功能,在全縣已建成上聯全國主要農業信息網絡、下聯各鄉鎮,廣大農戶以及農產品加工企業、種養大戶、運銷大戶的信息網絡系統。
    武山縣建成全省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樣板工程”。充分整合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省政府多媒體信息衛星數據廣播系統等設備資源,初步形成了“電腦、電視、電話”三電合一,“衛星網、寬帶網、開/閉路電視網”三網共享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
    同時,武山縣文化、農業、科技、衛生等部門制作了符合農民群眾口味的本地視頻節目,使科技致富講座進農家,知識培訓在炕頭。《番茄的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節目的播放,使農民群眾在自己家中就可以收看到由身邊的“土專家”和“田秀才”實地講授;甲型H1N1流感防治、梯田建設、森林防火等視頻節目,深受廣大農民歡迎。
    省農業信息中心主任高興明認為,我省實施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以最低的運行成本,最小的建設投資,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是“成本低廉,效果最好”的符合貧困地區農村信息化建設、適合欠發達地區農村信息化的一種創新模式。

責任編輯:范世玲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 登錄名:    密碼:    驗證碼: *    

友情鏈接
? 管理中心? 甘肅靖遠農經信息網? 渭源農經信息網? 定西市農經信息網
? 白銀市農經信息網? 七里河農經信息網? 榆中農經信息網? 安定區農經信息網
? 甘州農經信息網? 敦煌市農經信息網? 天水麥積區農經信息網? 武山縣農經信息網
? 平涼涇川農經信息網? 慶陽慶城農經信息網? 酒泉市農經信息網 
天津市河北區千鄉云創軟件開發工作室

版權所有:天津市河北區千鄉云創軟件開發工作室
津ICP備17003424號-1 津公網安備 12010502100438號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