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廣播網|添加時間:2010年12月08日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提高農民收入”是農業部未來五年的重大目標。中央臺記者楊超報道。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些老百姓生活中的瑣事。然而在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看來,這樣的瑣事集中在一個13億人的大家庭中,就成了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十一五期間,在保障民眾的米袋子、菜籃子方面,我國農業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韓長賦:“經過‘十一五’的發展建設,我國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經穩定的達到一萬億斤的水平,要保障我們的糧食基本自給,要確保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這個產量是必須的。”
靠天吃飯、抗風險能力差是中國傳統農業的顯著特征,干旱、洪水、低溫凍害的頻頻發生,都對我國的糧食生產形成了嚴峻考驗。總結十一五期間的糧食生產。
韓長賦表示:“靠政策、靠科學、靠投入、看價格。”
中央出臺了并且不斷豐富一系列強農惠農的政策,全面取消農業稅,減輕了農民1300多億的負擔。建立對農民的補貼制度,現在‘四補貼’: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又1300多億補貼給農民,加法減法一起做,一加一減就是2600多億。
很多人都對今年部分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印象深刻,隨之而來的中央調控迅速發揮作用并且讓價格恢復到理性軌道,這其中除了政策有力,最為重要的基礎是今年糧食及農副產品產量的穩定。
未來五年,韓長賦定下了這樣的目標:“一個重大任務,就是要在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兩個重要目標: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們的中心目標。”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