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日報|添加時間:2010年12月02日
11月30日上午,在開往蘭州中川機場的大巴上,盡管寒意濃濃,但來自山丹縣陳戶鄉東門村78歲的老黨員何希陽心里卻暖暖的,他興奮地對記者說:“這輩子還沒坐過飛機,聽說要去看的華西村是天下第一村,開闊一下眼界,真讓人高興!”
與何希陽一樣的陳戶鄉東門村106名農民,今天在村委會組織下組成考察團,乘蘭州直飛南京的飛機,開始了他們赴華西村及華東5市的調研考察之旅。“聽說華西村的土地流轉搞得活,多年來保持著集體土地統一規模化規劃和經營,我要去學習一下人家的先進經驗。”這位現年28歲的村里“致富新秀”趙多吉,在東門村流轉600多畝土地,規模化經營啤酒大麥、優質飼草和養殖業,今年收入120萬元。
全省返鄉致富帶頭人、東門村黨支部書記徐逢林,一邊忙著叮囑大家注意出門事項,一邊對記者說:“我們組織大家赴南京、無錫、蘇州、杭州等地考察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培育,了解當地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和做法,重點考察鄉親們熱切關注的華西村新農村建設,學習人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發展思路。”
據悉,東門村搶抓被去年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的機遇,打響了“居住社區化、產業特色化、收入多元化”五年發展藍圖中的“三大戰役”。村上辦起了免燒磚廠,增加集體收入4萬多元;6棟村民住宅樓已拔地而起;恢復了2000畝撂荒地、18座設施大棚;砂田西瓜、啤酒大麥、紅提葡萄等特色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前來為考察團送行的陳戶鄉黨委書記周兆瓊認為:“農民走出去,不但能學人之長,補己之短,還能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科學發家的致富項目,盡快成為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方面的行家里手、先行官,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輻射帶動作用。”
據了解,山丹自去年被列為省級新農村試點縣以來,外出觀摩調研“取經”已成為該縣農民的一大“時尚”。大部分黨員、產業帶頭人、種養能手通過縣、鄉、村集體組織外出考察,更有不少農民主動出門搜集信息,了解市場動態。大大改變了觀念,啟迪了發展思路,找到了發展項目,增強了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