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添加時間:2010年11月29日
以來,古浪縣圍繞農業結構調整、設施農業建設、節水技術推廣等重點工作,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結構調整風生水起
古浪縣按照“一產調結構”的總體思路和“主業突出、特色明顯、穩糧擴經、壓夏擴秋”的要求,引導群眾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南部山區突出發展旱作馬鈴薯、高原夏菜等高效作物;井河灌區重點發展精細蔬菜、露地蔬菜,擴大飼草復種面積;黃灌區努力擴大作物制種、飼用玉米、早熟馬鈴薯種植面積,提高飼用油菜、箭舌豌豆、飼用蔓菁等復種指數。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91.46萬畝,糧經比例為71∶29,夏秋比例為47∶53,高效作物種植面積70萬畝,農業結構逐步優化,品種搭配日趨合理,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糧食產量將超過去年的15.71萬噸,達到16.3萬噸,增長3.8%。特別大力發展全膜壟作玉米、早熟馬鈴薯、精細蔬菜、葵花和作物制種等優勢作物,完成播種面積30.91萬畝。
與此同時,抓住省上將該縣列為牛羊產業大縣的機遇,圍繞實施肉羊生豬“雙百萬”工程(力爭3年內全縣肉羊和生豬飼養量分別達到100萬頭只),突出畜種改良、科技培訓、技術服務、圈舍改建等重點,推廣“三元”雜交、人工授精、發酵床養豬和青貯氨化等配套技術,提升了養殖質量和效益。
設施農業重點扶持
古浪縣堅持把設施農業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和節水增收的基本模式,制定出臺了《設施農業建設實施意見》和相關扶持及考核驗收辦法,縣財政籌措2000萬元重點予以扶持。
在落實設施農業建設中,實行縣級領導聯系鄉鎮、包抓1-2個示范點,全縣抽調288名農業技術人員實行包鄉、包村、包戶、包棚責任制,幫助群眾解決各類技術難題。并依托農村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為設施農業建設農戶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實際困難,已累計發放擔保貸款1.49億元,有力地支持了設施農業建設。
今年年初武威市下達該縣設施農業建設任務3000畝,全部在項目區的古浪河和古豐河兩個灌區實施,縣上在項目區安排4100畝,又在非項目區安排1200畝。截至目前,全縣建成墻體5708畝,完成扣棚5308畝,完成定植投畜3435畝。項目區10個鄉鎮建成墻體4330畝,扣棚3955畝,完成定植投畜2463畝。至目前,該縣累計建成設施農業2.89萬畝,其中日光溫室1.22萬畝,每棚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養殖暖棚1.67萬畝,每棚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設施農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旱作農業成效顯著
今年,古浪縣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考核辦法和扶持政策,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在地膜補助上,全縣25萬畝任務面積由項目畝均配套1.5公斤地膜,市縣對山旱區15萬畝馬鈴薯每畝再補助1.5公斤地膜,共供應地膜1125噸;在種薯補助上,對山區15萬畝馬鈴薯種薯每公斤補貼0.1元,同時對山區種薯總需求量的30%的實行統一供應,統供種薯每公斤再補助0.2元,共供應種薯28250噸;在農機具補助上,除省上項目配套的1045臺起壟機外,縣上又籌資配套馬鈴薯種植機具220臺(套),重點分配到500畝以上的旱作農業集中連片示范點。同時,引導群眾修建馬鈴薯貯存窖,對農戶自行修建的儲存窖,按照不同建設標準每窖給予300元-1060元補助。
“旱作農業已成為旱作區群眾規避干旱風險、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古浪縣委書記張延保介紹說,今年,全縣完成以全膜壟作種植技術為主的旱作農業25.33萬畝。其中完成馬鈴薯全膜壟作19.33萬畝,玉米全膜覆蓋6萬畝;建成500畝以上連片示范點66個(千畝以上示范點36個),示范面積達到10.2萬畝。測產結果顯示,全膜壟作馬鈴薯平均畝產1250公斤,畝產值1233元,較露地種植畝增收977元;全膜壟作玉米平均畝產651公斤,畝產值1302元,較常規種植畝增收210元。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