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添加時間:2010年11月05日
甘肅省是全國六大牧區之一,養牛業作為古老而又新興產業在畜牧業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黃牛在農業生產中役用價值逐漸弱化,向黃牛要肉顯得日益迫切。為加速這一傳統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甘肅省委、省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草食畜牧業發展的舉措,2008年又將其納入促進農牧民增收的六大產業行動提到議事日程。
“十一五”期間,全省肉牛存欄、能繁母牛存欄增長在10%以上,牛肉產量增長在25%左右,養牛產值占到畜牧業產值的15%左右,肉牛養殖成為甘肅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政策推動,項目帶動,科技助動,是甘肅省母牛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扶持政策到位
跨入本世紀以來,甘肅省委、省政府在西部大開發、促進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培育畜牧業優勢產業基地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草食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并于2008年出臺了《關于啟動六大行動促進農牧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在省政府配套出臺的《甘肅省草食畜牧業發展扶持辦法》中把基礎母牛的保護納入草食畜牧業行動計劃的扶持重點,將肉牛數量發展與出欄數量的增加納入牛羊產業大縣建設考核指標。
在此基礎上,各市、縣(區)根據本區肉牛產業實際,制定了相應配套的政策與措施,如甘州區結合甘肅省政策性農業養殖肉牛保險試點縣、區的要求,制定實施了有利于基礎母牛保護與發展的六項優惠政策:一是對購置基礎母牛的養殖大戶、養殖小區優先落實貸款;二是對基礎母牛繁育采用凍精授配技術的養殖小區、養殖大戶,給予一定數額的資金補貼;三是畜禽免疫費用全部由區財政承擔,實行零費用免疫;四是肉牛養殖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技術無償服務;五是為基礎母牛購買保險;六是對養殖小區、養殖農戶修建青貯窖和購買鍘草機械給予補貼。
項目建設帶動
為加強牛源基地建設,提升牛肉品質,增加農牧民的經濟收入,2004年,甘肅省啟動實施了世行貸款牧業發展項目,2004~2009年,在牛源基地建設上投入資金約1.2億元,引進良種基礎母牛45000頭。到2008年,世行項目區的甘州、涼州和康樂等9縣、區存欄牛126.94萬頭,比2004年增長33.78%,其中能繁母牛60.15萬頭,比2004年增加36.57%,分別比全省同期水平高16.80和24.46個百分點。
世行貸款項目結束后,甘肅省2008年啟動實施了草食畜牧業行動計劃,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規模養殖、品種改良、良種工程和草業開發。該項目將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資金納入省財政支付,貧困地區、平涼紅牛培育區、河西肉牛培育區農戶飼養基礎母牛由省財政給予補貼。
2009年,省財政下撥能繁母牛補貼3000萬元,各項目市州、縣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補貼辦法,完成42282頭能繁母牛補貼。39個牛羊產業大縣,存欄牛365.5萬頭,同比增長11.5%;牛出欄達到143.59萬頭,同比增長26.3%。
科技支撐有力
“十五”、“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在肉牛養殖及產業化開發方面實施了“隴東優質高效肉牛產業開發和利用途徑的研究”、“優質肉牛基地建設與
產業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和“平涼地區肉牛胚胎移植應用研究”等一系列科技項目。其中,優質肉牛基地建設與產業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是為牛源基地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的科技項目,項目以經濟效益為主,研究篩選出一系列適宜不同自然資源的優質牛源基地建設生產模型,并在肉牛養殖重點區域相互合理配置與規模化推廣,相繼建成百頭以上繁殖母牛示范場(園區)151個;扶持發展集中聯片優質牛源基地38個,新增飼養5頭以上母牛規模的繁育示范戶10085戶,累計達到12142戶,2008年存欄牛11.48萬頭,分別比2004年新增10.39萬頭。同時,研究篩選出適宜不同區域肉牛遺傳資源利用的雜交選配方案,犢牛8月齡出售價比非項目戶高出500~800元/頭。肉牛養殖關鍵技術的研究為產業化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也為提高基礎母牛養殖經濟效益提供了新技術。
面對當前全國性牛源緊缺的狀況,甘肅在“十二五”期間亟待進一步加強母牛產業扶持力度,積極扶持肉牛繁育場(小區)建設。加強和完善肉牛繁殖改良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品種的培育。加強對基礎母牛飼養區重大疫病的防控和監測工作。鼓勵創建雙贏的新型產業合作機制。建立普惠的基礎母牛保險制度。增加財政支持力度。財政應設立專項資金,對養殖戶(場)實行良種、繁改財政補貼和貸款貼息補助。基本建設資金、農業開發資金、農村扶貧資金要對發展基礎母牛給予必要的支持,在繁殖改良、小區建設、飼料機械購置、青貯窖建設等方面增加投入。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