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靚產業 調出特色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添加時間:2010年09月29日 |作者:靳忠亞
近年來,臨洮縣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中心,挖掘潛力,發揮優勢,著力開發馬鈴薯、草畜、蔬菜、花卉等特色產業,加大勞務輸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使全縣呈現出富民強縣、和諧發展的強勁勢頭。今年上半年,該縣一產共完成增加值2.5億元,同比增長了5.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1890元和5131元,同比凈增426元和315元。
洋芋:由“土豆豆”到“金蛋蛋”
臨洮是傳統的馬鈴薯種植大縣。只是由于種植品種差、規模小,加之市場等社會服務建設相對滯后,長期以來,人們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并不高。但隨著農業科技的廣泛推廣和應用,催生了農戶依托馬鈴薯發家致富的商品意識。昔日人們眼中的“土豆豆”變成了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近年來,該縣通過示范引導、市場拉動、龍頭牽動、基地帶動、科技推動,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延長,經濟效益顯著提升。該縣先后建立千畝種植示范基地27個、5000—10000畝的片帶30個,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60萬畝以上。“貂蟬”牌馬鈴薯被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全縣建成貯藏能力在5噸以上的薯窖11.84萬眼,全縣馬鈴薯貯藏能力達60多萬噸。2009年,全縣馬鈴薯總產量達90萬噸,實現產值4.68億元,農民人均從中收益548元,占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3.7%。馬鈴薯為臨洮農業經濟撐起了“半壁江山”。
畜牧:由“單打獨斗”到“區域養殖”
臨洮縣養殖業歷史悠久,但長期以來,由于只是一家一戶散養,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益低下。進入90年代以后,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小生產”無法應對大市場,轉變生產經營方式迫在眉睫。該縣根據川區、山區的不同地理條件,一邊繼續分戶散養,一邊推廣暖棚舍飼、規模育肥,同時加大資金和技術扶持力度,加快基礎母畜引種擴群步伐,積極開展青貯轉化利用,用現代集約型方式取代傳統粗放的經營方式,推動畜牧業向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養殖業發展。幾年下來,逐步形成了以上營、站灘等東部山區鄉鎮為主的牛羊養殖區域,以八里鋪、新添為主的家禽養殖區域,以南屏、衙下集為主的養豬區域。
據了解,近幾年,該縣先后發展了興達、澳牛、華加、康華等現代標準化養殖小區82個、規模養殖場55個,建成標準化暖棚圈舍34.2萬座92萬平方米,培育養殖專業村55個、規模養殖戶1.25萬戶,設施養殖總量達到470萬頭(只),占全縣畜禽飼養總量的85%。草食畜已成為廣大農民穩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
蔬菜:由“零星栽種”到“成方連片”
作為農業大縣的臨洮縣,過去,農民種植蔬菜都是在莊前屋后及山川地畔零星栽種,成熟的蔬菜變賣后僅能解決農戶的“零花錢”。近年來,臨洮縣以調整農業結構為突破口,把蔬菜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朝陽產業來抓,在調整蔬菜種植結構、發展規模生產基地上打基礎,在提高蔬菜檔次、爭創優質品牌上下功夫,蔬菜產業化發展躍上了新臺階。
該縣大力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建成了騰勝無公害蔬菜示范園區和新添萬畝無公害生產基地。培育打造出了“貂蟬”牌、“馬家窯”牌等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農業品牌產品和禮品蔬菜,有效提升了農產品價值和美譽度。目前,臨洮縣蔬菜面積達到17萬畝,實現了種植品種多元化、種植結構規范化、銷售網絡全國化。去年,農民人均從蔬菜產業中獲得收益261元,主產區農民的蔬菜種植收入占到了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蔬菜產業已成為臨洮坪川區農民致富的“加油站”。
花卉:由“無名無姓”到“越洋過海”
臨洮縣素有隴上花圃之稱,宋代詩人蔣之奇曾用“春水滿濠花滿谷”的詩句來描述臨洮當時的“花花世界”。但過去臨洮人更多的將花卉作為觀賞品來種植,現如今,花卉和苗木種植則成了該縣農民發家致富的“搖錢樹”。
近年來,該縣堅持挖掘傳統品種、培育高新品種并重的原則,積極引導動員縣內已有一定原始積累的企業反哺農業,從事花卉生產,初步形成了集種植、銷售、繁育、推廣為一體的花卉產業體系。目前已培育發展三易農業發展公司、新興花卉、美蘭花卉等花卉生產企業15家,建成現代自控溫室42座760畝,建成日光溫室718座;培育形成大麗花、郁金香、百合等為主的球根花卉品種300多個,以牡丹、月菊為主的灌木花卉60多個品種;“新興”、“美蘭”牌花卉先后被國家商標總局注冊,美蘭公司彩色馬蹄蓮科研攻關在全國率先取得成功,產品遠銷荷蘭、日本等國家。
除此之外,臨洮縣繼續做大做強勞務產業,形成了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勞務輸出工作格局。如今,該縣每年組織輸出剩余勞動力5萬多人,占全縣勞務輸出人數的50%以上,勞務收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