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帶來的啟示
來源:甘肅日報|添加時間:2010年09月10日 |作者:宋振峰
甘肅是農業大省,農業基礎卻“先天不足”。如何改變長期“靠天吃飯”的局面,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成為全省努力的方向。
在這樣的背景下,環縣這個最具甘肅自然特征的地方,今年全膜雙壟溝播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01.8萬畝,占全省推廣面積的十分之一;新修梯田14萬畝,成為今年全省梯田建設最多的縣;苜蓿留存面積200萬畝,養羊149.8萬只,均位居全省前列……闖出了一條旱作農業的新路子。
被這一個個數據所吸引,近日,記者走進環縣,以期從這里出發,探析環縣給我省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帶來的啟示。
我省“弱質”農業的身子骨要想由弱變強,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的“助推”
甘肅,十年九旱。環縣更旱,號稱“十年十旱”。
可就是長期以來只能靠天吃飯的環縣,2009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天翻地覆的改變,原因何在?
正是源于全膜雙壟溝播栽培這一旱作農業的新技術。“現在,老百姓都把全膜種植的莊稼叫做旱不垮的‘鐵桿莊稼’。”環縣農技中心副主任吳國恩對記者說。
吳國恩告訴記者,環縣旱,不是說干脆沒雨,而是下雨集中在七、八、九這3個月,一到冬春,幾乎不見雨。結果,春天,天一旱,種子都種不到地里去,還談啥年景。
吳國恩說,現在有了秋季覆膜,一張薄薄的地膜就形成了一個集流場,把秋天的雨水存下來,來年春上,地膜里的墑情非常好,只要有點雨,就能按時下種,不誤農時,這樣就等于拿回了當年的一半產量。
地膜全覆蓋不僅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變無效降雨為有效降雨,同時還可增溫增光。
環縣不但旱,而且風沙特別大,5月20日左右還有霜凍,9月初又有一場凍災,還易出現冰雹。所以,以前玉米只能在溫度較高的川區種。
采用全膜技術后,相當于提高了地溫,延長無霜期10到15天。這樣,環縣玉米大大擴大了種植范圍,以前,環縣的塬上,北部嚴重干旱、海拔較高的13個鄉都不種玉米,現在全能種了。
神奇的技術,神奇的力量,這背后正是我省順應旱情找對策,變被動傳統抗旱、應急抗旱為主動科學避旱,加強技術集成與創新的結果。
2006年到2009年,環縣連遇大旱,全膜雙壟溝播作物一次次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去年,環縣種植的60.3萬畝全膜糧食中,玉米平均畝產460.5公斤,比露地種植畝均增產213.8公斤,增產86.7%。
嘗到甜頭的環縣農民,應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積極性越來越高。今年,人均達到3畝多。
環縣洪德鄉趙洼村村民趙睿說得好:“現在村里人都說,地不鋪膜,就相當于今年沒種莊稼。”
農業生產條件落后,通過修梯田等水利建設就可“強基固本”
趙睿今年種了12畝全膜玉米。能種這么多全膜玉米,全靠去年他將地全修成了梯田。
我省水土流失嚴重。環縣正是這樣,它是黃河中上游多沙粗沙水土流失重點縣之一。以前,趙睿家的地大多是山坡地。一下雨,就成了“三跑田”,收成也就泡湯了。修成梯田就好了。趙睿說,但靠人工修,費好大的勁,一年也修不了幾塊。這幾年有機修梯田了,可投入成本太高。
百姓所盼,政府所想。去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啟動實施500萬畝梯田建設工程,計劃通過4年的努力,全省新增梯田500萬畝。
在政府的幫助下,趙洼村乃至環縣,去年和今年春天,一臺臺推土機伸展手臂,在趙睿和其他村民急切的注視下,開出一層層梯田,給“灰頭土臉”的環縣山溝潤出一派生機和活力。僅趙洼村,今年春天便修成了3100畝梯田,村里的坡耕地全不見了。
層層梯田不但攔住了泥沙,帶來了生態效益,也催生出了經濟效益,成了發展特色產業的平臺。
在環縣北部嚴重干旱的山區,坡耕地一直種的就是蕎麥、糜谷。山城堡村村民馮世榮告訴記者,想種葵花,也不敢。萬一碰上下雨,土一跑,正開花的葵花稈一倒,就完了。
現在修成梯田了,環縣北部山地里五彩斑斕起來。除了能種全膜玉米外,馮世榮也敢種葵花和黃豆了。“有這兩樣,效益好得多,去年,我的15畝葵花,賣了1萬多元。”
環縣縣委書記王謙說,由此可見,改變農業基礎生產條件是農業身子骨由弱變強的關鍵。
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在發展特色產業中增粗拉長產業鏈
環縣人知道,全膜玉米只是打好了“糧食保衛戰”,但要讓農民腰包鼓起來,就必須發展特色產業。于是,他們將草食畜牧業作為主導產業。
我省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環縣是傳統的畜牧業大縣,天然草場面積有578平方公里,養羊量曾長期居全省第二位。
可長期以來,由于信天游式的放牧和粗放經營,環縣原本就很脆弱的天然草場受到嚴重破壞,羊畜產業陷入了低谷。
讓“遍體鱗傷”的天然草場休養生息勢在必行。在省上政策的引領下,環縣開始讓山羊下山,舍飼圈養。
但“禁牧”后怎樣破解草畜矛盾,確保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在經歷了一年又一年的大旱之后,環縣開始痛下決心調整種植結構,提出了“立草為業、引草入田,草當糧種、羊當豬養”的思路。
紫花苜蓿耐旱,環縣讓農民將山地退出來種紫花苜蓿。現在,環縣紫花苜蓿留存面積達到200萬畝。
有了草,再加上全膜玉米帶來的大量玉米秸稈,舍飼圈養似乎沒問題了。可環縣人發現,農民養的羊大多還是土品種,辛辛苦苦養一年,一只羊連皮帶肉加上羊絨,最多也就賣200多元。
環縣開始用政府補貼,從遼寧、內蒙古等地“牽”來良種絨山羊,將羊“養”成一個大產業。虎洞鄉魏家河村村民李建功原來養土種羊,除了吃肉,一只羊最多抓三四兩絨,去年他買了10只遼寧蓋州的絨山羊,一只羊最少抓兩斤絨,一斤羊絨就賣140元。除了羊絨,一只羊一年還下兩胎羊羔,一個羊羔賣300多元。一只羊,如今一年最少能掙五六百元。
近兩年來,環縣引進遼寧、內蒙古良種絨山羊11.2萬只,引繁絨山羊達到90萬只,還建成了集繁育、育種、技術推廣于一體的環縣絨山羊育種中心。目前,環縣養羊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
環縣還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在農產品加工、儲運和品牌上做文章,使農業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目前,草產業“破土而出”,綠鑫草蓄產業開發公司踴躍投身草產品加工,使這一新型產業顯現出產業化經營的苗頭。
羊產業也成了加工業的“種子”。今年,環縣金鵬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原有屠宰車間基礎上,新建了真空凍干肉品生產線,生產能力擴大了,產品還遠銷港、澳等地區。
一家家龍頭企業的起跑,一個個市場理念的延伸,傳統農業向規模化、產業化、高效化的轉變,千家萬戶的農民與市場開始對接,農民收入出現了持續增長的勢頭。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