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日報 |添加時間:2010年08月23日
灌、“三溝”等節水設施,“汩汩”細流澆灌著葉茂果繁的蔬菜、葡萄、大棗等作物,節水率達49.6%,蔬菜畝均收入2萬元以上,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省高效節水農業現場會上獲悉的。我省創新農田節水與高效作物相結合的種植模式,探索可持續發展的高效節水農業之路,預計今年河西及沿黃灌溉
項目區節水2億立方米。
河西及沿黃灌區是我省農業精華地帶,但水資源短缺且供需矛盾突出成為制約發展現代農業的“瓶頸”。省委、省政府確定在河西及沿黃灌區實施1000萬畝高效農田節水戰略決策,今年在酒泉、張掖、金昌、武威、蘭州、白銀6個市的18個縣市區和省農墾集團公司推廣226.41萬畝,超額完成200萬畝計劃任務。省上整合財政、農業綜合開發、水利等資金6980萬元,各市縣區配套1234.7萬元,推廣壟膜溝灌、膜下滴灌、壟作溝灌三大農田高效節水技術。目前,小麥、啤酒大麥作物正在收獲,玉米、馬鈴薯、瓜菜作物長勢良好,預計今年項目區節水2億立方米。
各地在推進農田高效節水技術中,緊密結合高效經濟作物、特色優勢作物、優質林果等高效農業,不但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而且使農民在節水中增加了效益。武威市將設施農業作為推動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實現節水增收的重要舉措,13.8萬畝設施農業年產瓜菜40多萬噸,產值9億元,日光溫室平均單方水效益分別是小麥、玉米、露地蔬菜的37、36和10倍,發揮了良好的節水和經濟效益;張掖市在平川灌區發展制種玉米、高原夏菜、設施葡萄等節水型作物160余萬畝,全市農田灌溉定額由過去畝均850立方米降低到550立方米,今年推廣壟作溝灌等新技術65.81萬畝,畝節約成本190元,預計全市可節約農業用水1.48億立方米。
各地創新節水機制,讓企業參與,農民自覺節水。敦煌市把節水技術應用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與旅游觀光農業相結合,鼓勵企業參與到農田節水;永昌縣推進水權制度改革,對農戶確定用水總量,農戶變過去大水漫灌“澆地”為節水灌溉“澆作物”。目前,全省已涌現出一批上規模、專業化、產業化的節水農業示范點,探索出干旱缺水地區加快發展現代高效節水農業的新路子。
責任編輯:范世玲